close

 《論語》(鄉黨)第十

:「……食饐而餲,魚餒而肉敗,不食。色惡不食,臭惡不食。失飪不食,不時不食…」。

 

上段文字譯成白話文:

…糧食陳舊和變味了,魚和肉腐爛了,不吃。

食物的顏色變了,不吃。

氣味變了,不吃。

烹調不當,不吃。

不時新的東西,不吃。

 

簡單來講,無非是希望人吃到新鮮且當令的農產。

 

所謂的"當令",就是合時令的意思,意即這個季節所生產的植物,

當令,不難理解,可以從時間的角度來明確定義。

 

但新鮮呢?什麼是新鮮的食物?新鮮,是一個很籠統的形容詞,

在蘇珊˙佛瑞柏格(Susanne Freidberg)所著的

《你吃的東西真的新鮮嗎?》(Fresh: A Perishable History)一書裏,

重新將"食物新鮮"定義為:「天然新鮮」與「人工新鮮」兩種,

前者是指食物的狀況未經外力維持、改善、增加其保存外觀,且越接近其剛採收的狀況;

而後者就是經由外力維持、改善、增加其保存外觀,希望越接近其剛採收的狀況。

 

近代越來越發達的保鮮技術及流程,

透過預冷、特殊包裝及包材以、冷藏運輸設備及完善的冷藏裝置,

有些蔬菜離採收期已超過一個多月,在架上看起來一樣新鮮;

原本就很耐儲藏的根莖類產品,離採收期已經六個月以上,

因為已浸泡過抑芽劑,即使在炎熱的常溫中也不會發芽,

表面看起來永遠那麼新鮮、亮麗、光滑。

換言之,若只單從這項農產品"看起來"新鮮就是好物,

那就距離"天然新鮮"很遙遠了。

 

換言之,"當令"及"新鮮"這兩個名詞

應該從去瞭解這項農產品

究竟是何時種植、何時合適生產及適地適種等多重角度,

重新討論什麼才是既當令又新鮮的農產品。

蔬菜  

 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野菜籃雜貨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